傅园慧的勇敢发声
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女子4×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后,中国队的「洪荒少女」傅园慧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因生理期感到乏力,但仍坚持比赛。她的坦诚让更多人意识到:「月经不是禁忌,用卫生棉条游泳完全可行。」

经期用品的演变
据统计,女性一生约经历450次月经。过去卫生巾是主流选择,如今棉条、月经裤、月经杯等替代品逐渐流行。这些产品不仅提供更多选择,更象征着女性对自我身体的关注和观念的解放。

内置型经期产品
卫生棉条体积小、方便携带,适合日常活动。尽管在我国使用率不到1%,但销售额从2013年的0.67亿增长到2018年的4.08亿元,年轻女性消费群体增长迅速。
「我们希望通过棉条鼓励女性了解自己的身体,向月经羞耻说不。」——本土品牌oddsome
月经杯由医用硅胶制成,可重复使用长达10年。智能月经杯LOONCUP甚至能通过传感器帮助女性管理健康状况。

月经裤的兴起
月经裤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功能性内裤,具有吸收防漏功能。国内外品牌如Thinx、内外、如里Relief等纷纷推出相关产品,满足女性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。
「用了棉条之后,我觉得我更了解自己的身体了。」——用户齐家
女性需求的真实表达
从情趣品牌Cachito到经期防护产品,女性需求正在被更多品牌关注。然而,一些品牌在营销中仍存在误区,如Ubras的「躺赢职场」文案引发争议。

打破月经羞耻
尽管月经是女性生活中的常态,但社会对它的讨论仍显隐晦。潘通设计的「月经红」色号和Bodyform的「鲜血淋漓」广告,都在努力传达:月经不是禁忌,女性力量不应被生理期阻挡。
「No blood should hold us back. Don’t let your period stop you.」——Bodyform广告

女性的疼痛与生俱来,但它不应是阻碍。我们需要看到具体的人、具体的问题、具体的需求,让「她需求」不再是被回避的话题。